商務部等9部門通知!首臺物料冷鏈消殺設備!
日前,商務部等9部門發布關于印發《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強冷鏈物流規劃,布局建設一批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支持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進出口口岸等建設改造冷凍冷藏倉儲設施,推廣應用移動冷庫、恒溫冷藏車、冷藏箱等新型冷鏈設施設備。改善末端冷鏈設施裝備,提高城鄉冷鏈設施網絡覆蓋水平。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發展冷鏈物流智能監控與追溯平臺,建立全程冷鏈配送系統。
第二代物流冷鏈快速消毒機
8月8日,冷鏈物流新冠病毒消殺應急科研項目“第三代UV復合光波消殺設備”通過專家論證,順利進行技術驗收。據了解,這是新一代UV復合光波消殺設備,也是國內在UV技術應用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將為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消殺提供一種便捷、快速、無害的技術手段。
當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勢嚴峻復雜,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全球貿易化環境下,冷鏈食品及物流運輸成為疫情輸入的重要渠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環境所副所長、專家白雪濤教授表示,疫情造成的影響,冷鏈物流消毒的重要尤為凸顯。
病毒在低溫環境下更易存活
病毒大多耐低溫不耐高溫,實驗證明,4°C的冷藏室中大多病毒保存時間長達一個月,而當溫度降低至冷凍時,病毒可以穩定存活數年,在此期間病毒的生物結構不被破壞,病毒離開冷凍環境解凍后,還有傳播的可能性。
第三代物流冷鏈快速消毒機
據了解,目前冷鏈系統主要包括冷鏈加工、冷鏈儲藏、冷鏈運輸與配送再到冷鏈銷售,皆需要進行消毒,目前是常見的殺菌方式有五類!
殺菌方式 | 特點 | 原理 |
臭氧殺菌 | 臭氧本身對人體有害,需要在無人條件下進行,且殺菌時間長 | 以氧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壞微生物膜的結構 |
熱力殺菌 | 冷鏈系統的標配是低溫,這種方式并不適合 | 高溫滅殺細菌和病毒 |
化學制劑 | 化學制劑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無法應用于食品殺菌領域 | 將物體上或介質中所有微生物繁殖體及其芽胞殺滅或除去 |
輻射殺菌 | 對人體會產生危害 | 利用X射線、Y射線或加速電子射線的穿透力進行殺菌 |
紫外線殺菌 | 無刺激性氣味、且不產生任何化學物質的殘留,又能有效消滅病原體,適用于空氣、水及食品表面、食品包裝材料、食品加工車間、設備、器具、工作臺的滅菌處理。 | 破壞微生物機體細胞DNA或RNA的分子結構 |
UV超強復合光波冷鏈消毒有望成效果顯著消殺方案
據UV風向了解,UV殺菌技術目前以紫外汞燈及UV超強復合光波兩種形式為主。
紫外汞燈因其成熟的技術及低廉的價格占據了當下水處理、工業殺菌、醫院殺菌等大功率產品的主要市場。但185nm紫外汞燈含臭氧(O?)無死角消毒、會對人類呼吸道產生刺激,同時含汞污染,消毒完成后需通風30分鐘。254nm紫外汞燈不含臭氧(O?)卻仍含汞污染,且只對照射面殺菌無法深入殺菌。
UV復合光波是市場正在快速發展的UV殺菌消毒技術路線,與紫外汞燈相比,UV復合光波無毒環保,體積小巧,壽命更長,更低能耗,更低熱輻射,隨著人們對消毒產品安全、環保、小巧、高效、低耗、無化學殘留的要求,UV復合光波產品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了解和接受。但需要注意的是,UV復合光波由于功率、WPE及成本的原因,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部分場景還比不上汞燈,但隨著水俁公約的推進,UV復合光波功率提升,成本下降,這或是一個好的應用探索方向。
那么冷鏈怎么運用UV復合光波消殺新型冠狀病毒呢?以目前可見的UV復合光波為例,至芯半導體自主研發一款全自動冷鏈物品消毒系統,利用大功率消毒引擎,針對物體表面在傳送中,進行照射消毒,對輸送物體的六個表面進行深紫外UV復合光波(主波長270nm)全覆蓋滅活消毒。由于使用UV復合光波芯片進行消毒,可在低溫環境下使用,更符合冷鏈場景,并且不會對生鮮食品、物流貨柜等物品產生二次污染、無化學殘留。
結語:冷鏈產品作為當今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對消費者還是經營者都是至關重要的存在,多地政府支持,行業本身技術提升,加上UV復合光波的實用便利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了解和接受,相信UV復合光波廣泛應用至冷鏈生產消毒環節UV復合光波在冷鏈上的運用是值得期待。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400-007-7578
相關文章
-
商務部等9部門通知!首臺物料冷鏈消殺設備!
2021-08-14
日前,商務部等9部門發布關于印發《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強冷鏈物流規劃,布局建設一批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支持......
-
立威集團領導獲邀做客“民航技術裝備及服務展
2021-08-12
6月1日上午,由民航局空管局、中國民用機場協會及中國航材集團公司共同主辦,中國民航技術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及中國航材集團北京華諾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1第......
-
展會直擊——立威集團產品現場火爆
2021-08-12
6月1日上午,由中國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國民用機場協會及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中國民航技術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及中國航材集團北京華諾航空服務有限......